2010年6月17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的成凡教授在逸夫法学楼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义利之辨与有无之境:法理的中国叙事”的精彩学术报告,点评嘉宾为江照信副教授和张帆博士,本次报告由我院桑本谦教授主持。
成凡教授从历史文献入手,解读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法理。《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文献昭示的中国的法理是一种大法理,即法律的道理,而不是近代西方二级分科下的“法理”。在中国的古代的法理中,法学即法理学,即法律经济学,也即法律社会科学。然后,成凡教授用一系列的关键词对中国的法理进行了梳理:经济理性—机会成本理性—利—侵权推理—最大化能力—囚徒困境;法律理性—沉没成本理性—义—契约推理—契约能力—对等合作。然后,成凡教授用“路径依赖”、“随机稳定均衡”和“轴心时代”等几个关键词道出了孔孟提出的义利之辨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深远影响。在《论语》、《荀子》和《墨子》等著述里均涉及到了“义利之辨”这个中国古代的大主题,那么“义”与“利”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论语》和《大学》等均告诉我们“吾道一以贯之”,即“义”更重要。接着,成凡教授为大家解析了“有无之道”,这里的“有”和“无”的对象是“义”。通过我国古代四次转型中“两有两无”的解读,成凡教授启发大家,并非“有”,就是好年代,也可能禁锢人的思想。接着,成凡教授引用吴稚晖先生的文献《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给大家呈现了科玄之战的轮廓。最后,成凡教授的一句“有还是无,这是个问题”,引发了在座各位的进一步思考。
各位点评嘉宾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报告进行了评析。江照信副教授从法律史的角度对此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五个问题,供大家交流探讨。张帆博士在评议时指出,鉴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是西方法律文化,成凡教授对于中国法律传统的解读,使其得到两点启发:第一,成凡教授通过人物和命题这两点,成功勾勒出中国法理的轮廓;第二,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以贯之,说服力强大。接着,桑本谦教授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他说成凡教授从一个超越法经济学的高度,提出用“义”来补充”利”,义利结合,解释力可能更强大。不过自己更偏向于用“利”来解读一切事物,这样具有操作简易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成凡教授对各位点评嘉宾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了回应,并对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阐释。最后,成凡教授回答了台下同学的提问,其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言辞,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